RFID標簽按照工作頻率進行分類,可以分為低頻、中高頻、超高頻與微波四類。RFID工作頻率的選取會直接影響芯片設計、天線設計、工作模式、作用距離、讀寫器安裝要求。
(高頻和超高頻工業RFID標簽)
1、低頻RFID標簽
低頻標簽典型的工作頻率為125kHz-134.2kHz。低頻標簽一般為無源標簽,通過電感耦合方式,從讀寫器耦合線圈的輻射近場中獲得標簽的工作能量,讀寫距離一般小于1米。
低頻標簽芯片造價低,適合近距離、低傳輸速率、數據量較小的應用,如門禁、考勤、電子計費、電子錢包、停車場收費管理等。低頻標簽的工作頻率較低,可以穿透水、有機組織和木材,其外觀可以做成耳釘式、項圈式、藥丸式或注射式,適用于牛、豬、信鴿等動物的標識。
2、高頻RFID標簽
高頻標簽常見的工作頻率為13.56MHz,其工作原理與低頻標簽基本相同,為無源標簽。標簽的工作能量通過電感耦合方式,從讀寫器耦合線圈的輻射近場中獲得,讀寫距離一般小于1米。
高頻標簽可以方便地做成卡式結構,典型的應用有電子身份識別、電子車票,以及校園卡和門禁系統的身份識別卡。我國第二代身份證內就嵌有符合ISO/IEC14443B標準的13.56MHz的RFID芯片。
3、微波和超高頻RFID標簽
微波段RFID標簽通常簡稱為“微波標簽”,典型的超高頻工作頻率為860MHz-928MHz,微波段工作頻率為2.45GHz-5.8GHz。微波標簽主要有無源標簽與有源標簽兩類。微波無源標簽的工作頻率主要是在902MHz-928MHz;微波有源標簽工作頻率主要在2.45GHz-5.8GHz。微波標簽工作在讀寫器天線輻射的遠場區域。
超高頻與微波段電磁波的一個重要特點是:視距傳輸,超高頻與微波段無線電波繞射能力較弱,發送天線與接收天線之間不能有物體阻擋。因此,用于超高頻與微波段RFID標簽的讀寫器天線被設計為定向天線,只有在天線定向波束范圍內的電子標簽可以被讀寫。
讀寫器天線輻射場為無源標簽提供能量,無源標簽的工作距離大于1米,典型值為4-7米。讀寫器天線向有源標簽發送讀寫指令,有源標簽向讀寫器發送標簽存儲的標識信息。有源標簽的最大工作距離可以超過百米。
微波標簽一般用于遠距離識別與對快速移動物體的識別。例如,近距離通信與工業控制領域、物流領域、鐵路運輸識別與管理,以及高速公路的不停車電子收費(ETC)系統。